凍壞的蔬菜大棚“重生”為47畝藥田,閑置多年的冷庫廠房“長出”15萬年租金,截至2025年7月底,村集體收入猛增26.5%突破95.5萬元……潁州區花園村今年打了一場“翻身仗”。問及秘訣,村民一語中的:“干部作風實打實變了樣!”

淮海實業集團將深化作風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“關鍵一招”,融入定點幫扶全鏈條,以思想之變引領行動之變,催生了花園村的持續蝶變。如今,中草藥園、黃花菜地、蔬菜大棚、光伏電板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,一幅充滿希望的“和美鄉村”新畫卷在花園村徐徐展開。
思想淬煉,作風筑基。作風建設根子在思想。集團黨委指導駐村工作隊和村“兩委”建立常態化學習機制,通過“三會一課”精學、流動黨員“線上送學”、老黨員“上門講學”,確保作風建設要求入腦入心。同時強化警示教育,剖析案例劃清紅線;組織赴淮海戰役舊址開展紅色教育,重溫入黨誓詞,將革命精神轉化為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。

實干擔當,破解難題。作風建設的成效最終體現在解決實際問題上。面對凍雪重創的20個大棚,駐村隊與村“兩委”不等不靠,果斷轉型發展47畝中草藥種植,開辟增收新路。針對閑置冷庫廠房,成立專班多方對接成功招租,年增集體收入15萬元,帶動20名村民就業。惠民資金方面,嚴格執行“四議兩公開”,確保產業獎補、光伏收益分配陽光透明;通過“入戶核查+鄰里訪談”精準低保審核,做到應保盡保、公平公正。
心系民生,彰顯溫度。作風轉變的落腳點是惠民實效。堅持“每月走訪+動態監測”,精準排查預警,監測戶穩定增收,守牢零返貧底線。黃花菜采摘季創新采用“公益崗+臨時工”模式,優先吸納脫貧戶,并積極拓展銷路助農增收。村集體更將發展收益反哺民生,為老黨員、高齡老人購買醫療保險,為脫貧戶、監測戶購買“防貧保”,節日慰問困難家庭,傳遞組織關懷。
長效賦能,鞏固成果。集團將好經驗固化為長效機制。推行重點工作項目領辦制,明確責任及時限,實行“周調度、月通報”,確保任務落地。完善監督約束,駐村工作隊深度參與集體資產運營決策,扶貧資產實行“臺賬式管理”和季度管護檢查,保障年收益穩定在60萬元以上。集團機關黨支部與村黨支部結對共建,通過送黨課、業務研討、聯合培訓等,將國企黨建優勢有效轉化為鄉村治理效能。
從田間地頭的忙碌身影到村民臉上的幸福笑容,從特色產業的蓬勃發展到民生保障的細密網格,淮海實業集團以真心、真情、真投入,在花園村書寫了動人的振興篇章,持續為鄉村未來注入澎湃動力。